釀造職人專班在花蓮鳳林鎮開課,傳承與創新並行
【中華好報/特派記者湯皓宇/花蓮採訪報導】近日,釀造職人專班在花蓮縣鳳林鎮舉行,吸引了眾多學員參加。此次課程由鳳林鎮觀光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徐明堂和苗栗縣新住民創意協會理事長張艷君共同主持,旨在推廣傳統釀造技藝並融入創新元素。
徐明堂表示,他的本業是農夫,但家中保留了一棟全臺灣最完整的菸樓老建築,成為他推廣傳統釀造技藝的重要基地。他將自己種植的米、黃豆和黑豆,運用在這棟老建築內進行釀造,並結合導覽解說,致力於生活技藝的傳承。徐明堂強調,釀造過程雖然偏離生鮮食材,但其經典美味無可否認,尤其是麴的運用更是關鍵。
此次課程除了傳授客家傳統釀造工法外,還加入了新住民的剁椒技藝,讓學員在兩天內學會這些技術。徐明堂表示,釀造過程繁複,從養麴、發酵到熟成至少需要120天,但他將這些過程濃縮在兩天內完成,並在發酵等待期間安排DIY活動,讓學員親身體驗每個重要節點。
張艷君來自美麗的廣西桂林,現任苗栗縣新住民創意協會理事長。她特別感謝教育部的青年壯遊計劃,讓她有機會與年輕人一起學習客家傳統技藝。她也感謝徐明堂的邀請,將新住民的元素融入課程中,與客家傳統美食相結合。在課程中,張艷君教授了桂林著名的剁椒製作方法,並將其與客家傳統技藝結合,如豆腐乳和蔭鳳梨,為傳統美食增添了新的風味。這種新住民與客家元素的結合,得到了學員們的高度認同。
釀造職人專班學員謝其鵬也分享了他的學習心得。謝其鵬是苗栗市居民,退休後回到苗栗市經營八甲德春農園,種植高接梨、柑橘類等農作物,屬於貓裏休閒農業區。他表示,非常難得有機會參加花蓮的食農教育課程,這次是經由張艷君的介紹才得知訊息。在課程中,謝其鵬學習了鳳梨釀造、甜酒釀造以及醬油釀造等技藝,收穫滿滿。他強調,這次學習經驗非常珍貴,讓他對未來的農園經營充滿信心。
此次課程的開辦,不僅是對傳統技藝的推廣,更是對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視。徐明堂和張艷君相信,只要用心學習,兩天內一定能夠掌握這些技術,讓學員在辛苦的過程中體會到無窮的回味。